【连续报道·奉献祖国、贡献西部】
让更多的“硕言”为西部地区做出贡献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从彦
光明日报正在进行的《为西部作贡献》报道,展现了青年学子对国家、对祖国的情怀和责任感,让他们深受鼓舞,对西部的未来充满期待。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华中农业大学“本宇志愿服务队”,勉励全校师生“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近年来,我们注意到大家的信任,务实推进西部地区工作,重点实施西部计划等本土就业项目,选拔学生,不少毕业生在广阔的西部地区实现了梦想。
价值塑造:选择榜样和客户振奋灵魂
2024年全年,学校全体班子成员参加“共同空间”师生交流平台,自愿与学生就学术专业、成长与发展、与原住民合作、在西方工作等话题进行面对面讨论。这是学校重视西方工作、促进价值创造的众多方式之一。学校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课堂内外工作的愿景引领,引导学生到西部、到家乡、到母亲需要的地方;加强劳动培训教育,把一线实习作为必修课,鼓励学生到基层、到一线、到实践。完善原住民就业制度,将原住民就业作为考核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开展二级学院评估,强化制度牵引。
学校还注重选择本土榜样来领导未来的学生。举办“基层就业故事分享会”,继续推出以志愿者徐本禹、赵福兵西部支教故事为题材的话剧《关心》,出版《有一种青春叫奉献》《有一种情怀叫关心》等书籍,引导广大群众做榜样,看榜样学习榜样,成为榜样。
塑造和选择纸模型的价值是强大而有效的。近年来,在校西就业的毕业生中,有大胆创业、创办农产品公司“七丫头”的“新农民”魏家娟,有放弃城镇就业机会扎根阿山彝族自治县的段野,也有在领军人物中自力更生的帕甲。开发专业牦牛、绵羊和工厂产品的农民和默德民。牛奶“...
“全国最有才华的人聚集在一起,最有名的人聚集在一处”是华中农业大学的校歌。我们希望通过价值创造,让更多的留下来的人到西部创业,在西部创造成就,最终在西部扎根。
强化服务:拓展渠道、分层引导
每年学生选拔考试、西部计划、三支一支考试前,华中农业大学都会提供专车供部分学生参加考试。在此之前,他们将提供准确的通知、目标登记和个性化指导。
耐心周到的服务是学校全力推进西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积极开展站地站地、校友对接,“TA深入研究潜在就业政策,拓展西部地区就业渠道;精准推进西部地区信息化工作,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开展“一对一”基层就业政策解读;结合西部地区就业招聘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选拔应试生特训营”、“西部计划考试加油站”等活动,通过西部工程提高毕业生入学率。得到一个比例;建立分层分类的就业指导体系,开展“职业体验周”、职业规划竞赛等系列活动,增强低年级学生就业意识,营造西校区良好的就业环境。
帮助马并让他骑一程。学校修改完善《研究生就业补贴实施细则》“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对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发放2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2024年,西部地区学校就业奖励增长1.8倍。该奖励旨在覆盖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往返路费,让他们在工作伊始就能吃上“热灶、火锅、热饭”,在西部地区可以“先过日子”。
加强服务工作正在逐步显现成效。 2021年至2025年,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本土就业比例将持续增长,本科生由3.86%增长至5.47%,研究生由0.83%增长至2.11%。其中,参加西部计划的本科生人数增长2.38倍,研究生人数增长3.9倍。
幸福带来h幸福:先吃苦,后享受幸福
幸福感和成就感是西方可持续工作的“情感基础”,创业精神是西方建设工作的“活水源泉”。努力让毕业生在西方工作中获得实惠感、幸福感、成长感和归属感,一直是学校的想法和做法。
2016年,毕业生赵英彪在西藏山南市琼结县工作。两年后,毕业生也意识到张玉婷的梦想就是援藏。他们在西藏相识、相知、相恋、结婚,并誓言要在海拔3850米的雪域高原上绽放青春。近日,又传来一个好消息。夫妻俩的儿子出生了,取名“赵恒君”,寓意“像恒一样的君子”。人们说,在西藏的辛苦劳作中,有“幸福中的幸福”。
这种幸福的感觉需要不断地组合。 SC胡尔对毕业生在西部工作的关心不仅体现在学校,还延伸到他们在西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比如,学校校长在西方出差或工作休息时,专门看望慰问基层职工或毕业生,鼓励他们“先苦后乐”、“志存高远、虔诚、有才、有担当”;西部地区各地校友会积极联系毕业生加入校友大家庭,互相支持、帮助;学习学校还通过相关活动积极搭建和创造就业平台,为毕业生到西部展示才华当“媒人”。还为在西方寻找工作创业的学生开设“青年创业班”,让他们回到学校“充电、聚集能量”。当毕业生陷入困境时与此同时,学校也会伸出援手,成为他们的“后盾”。
持续支持:勤奋读书,努力成为有成就的人
“勤奋学习,努力成为成功人士”是华中农业大学的校训。学校因农业而发展、因农业而兴盛。西部地区推进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实质,也是学校的主要主线任务。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继续重视、指导、推动西部地区工作,让广大青年学子投身西部热点建设技能。
学校将努力培养时代人才,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自由培养能力、增强体质、渗透美育深入开展农耕教育,重点围绕“三田”(农田、实验田、高产田)、“三田”(养殖场、饲料场、养殖场)、“三池”(孵化池、精养池、育雏池)、“三园”(露天公园、温室公园、示范园)一线实践,锻炼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为西方服务的能力。
下一步,学校将举办西部地区工作作品展。通过场景的真实再现、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打工族的成长与成就,激发打工族加入的热情与梦想。鼓励学员们踏上发现之旅,聆听奋斗在基层的前辈们的声音,感受他们扎根基层、扎根当地的深厚情谊。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发展与西部工作单位深入对接,了解西部人才的真实需求,专门组织吸引西部人才专项活动,搭建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让他们把青春与梦想融入建设强国、民族复兴的大局,用实际行动谱写无愧于时代的奋斗新篇章。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3日第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