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西部、培育栋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发布时间:2025-11-05 10:18
光明日报记者 唐倩儿 光明日报通讯员 曹倩文 “当一条河流从万千信仰中涌出时,里面就有新的脉搏;当一所大学响应祖国的号召奔涌而出时,里面就有新的回响。”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布了以西校十周年为主题的宣传片《奔跑的河流》。 2015年10月,教育部批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克拉玛依建设校区,开启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战略实践。 一组数据清晰地勾勒出十年教育的成果:自2016年首次招生以来,克拉玛依校园规模迅速扩大,到2025年在校学生总数已接近1.1万人;共培养本科毕业生5766人,合同工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达62.3%地区。在疆就读的毕业生中,疆外学生占84.7%。从生产第一线到科研带头人,从荒井场到创新平台,一批批中南大学学子助力初心、磨练本领,以能量报国。 取得成绩,离不开学校“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教育战略。围绕“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将校园思想政治思想融入课堂内外,使“石油精神、军团精神,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灯塔;围绕石油化工行业发展需求,依托各种优质技能平台和实训研习班,共3个聘请53名业务专家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建立了“四年连续实践教学”和“四年连续在线培训高级技术业务人员”的实践教学体系。 校友们生动的奋斗故事为全校莘莘学子点亮了明灯:他是扎根一线、在多个岗位上奋勇拼搏的伯彦,是带队应对页岩油勘探的王良哲,是苦苦练功、荣获“以实力报国、以能量强国”金牌中远人的范开元。 培养一代有志青年,离不开一支敬业的教师队伍。面对西部地区高校“引才难、留才难”​​的挑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反常态,正在建设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和人才队伍。校园招聘、派遣总部、同行支持、高级项目相结合的分配模式。十年来,克拉玛依校区专任教师从47人增加到523人,高级职称和博士学历占比超过55%,培养了一支“走不走”的边疆优质教师队伍。 十年,一个坚守,更一个传承。从北京到克拉玛依,改变的是地理坐标,不变的是“我为祖国捐石油”的纯真情感。这支精神火炬传递给了一批批师生;这支年轻的团队用行动,向时代交出更多精彩的答案。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3日第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