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岳总书记巡视丨记者手记:千年大潮未落,风
发布时间:2025-11-12 10:21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手记:千年大潮未退,风起又扬帆再起航 新华社记者 朱继柴 张岩 秋冬之交,南海之滨,一场跨越山海、跨越时空的体育赛事。 在广东奥体中心,一座晶莹剔透的环形“水舞台”变成了光影的海洋。海上明月升起,江海流淌,舞者乘浪,海豚游戏,大船风帆扬起,呈现出一幅中华文明自信拥抱世界的写意画卷。 新华社记者 严艳 摄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宣布比赛开幕。 充满活力的体育形象体现了充满活力的湾区。时间本届全运会“不仅将见证新时代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成就,也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多方面展示中国现代化风采。” 祖国南疆海阔天空,是当今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它也是中国自古以来历史活动的大舞台:一千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风帆在滚滚波涛中传递;一百多年前,中国人放眼世界;四十多年前,改革开放大潮……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韩国庆州主持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讲述了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转变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故事。 “这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是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重要窗口。” 治国如下棋,内外运行紧密相连,布局紧密相连。 中共二十届中央四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十五五”规划蓝图齐聚,“十五运”圣火点燃,中国第一个口岸察普尔特关闭……中方下令中方达成协议,海南自由贸易港即将关闭……华南被拘禁,海南自贸港即将关闭蒂娜...中国华南被构想,海南自由贸易港即将关闭...中国华南被开采,海南自由贸易港即将关闭...中国华南地区被认为是中国很大的时空经纬度,给人一种强烈的历史感、时间感和未来感。 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三亚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情况汇报。 新华社记者 谢焕池 摄 距离海南自由贸易港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1978年的这一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 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就是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目标,就是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新时代引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世界上还没有大规模实施边境关闭行动的现成经验。”总秘书习近平指出此举具有战略意义。 “这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里程碑式倡议。” 与时俱进的战略选择,考验着改革者的勇气和智慧 经济特区的管理和自由贸易港的规划可以进一步及时跟踪。 “我研究了口岸自由贸易问题,推动了一些政策在厦门落实。”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兴起,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厦门工作,领导编制了15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曾经的探索如今已成为更大规模的实践。 海南建省以来,全岛没有红绿灯,中部山区仍实行“刀耕火种”的劳动方式。今天,全球资本、技术和人才聚集。曾经遥不可及的“天涯海角”,变成了通往双洋的大门,率先扬名立万。 一项史无前例的系统工程的推进,显示了改革者的孤独和实用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告诫“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脚要脚踏实地”、“邯郸不能不懂走路、不能乱来、不能鲁莽”、“要科学有序调整开放速度和进度,平稳有序推进,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要始终听从党的领导,不刻意跟风”中国道路。 11月7日是立冬日,也是1931年中国临时中央政府索拜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从广州出发,乘坐火车或汽车三个多小时到达梅州市梅县区雁阳镇。 梅江蜿蜒,山峦不减。梅州地处三省交界处,全境属于原中央苏区,是革命老区。山川河流都浸透着红色革命记忆。 总书记透露了此行的初衷:“这是一块红土地,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发展不平衡,这也是我关心的问题。”在这种关注中,我们忽视了初衷。 新华社记者 谢焕池 摄 虎形山脚下,依山而建叶剑英纪念馆。 S将军走上楼梯,步行到纪念馆参观。驻足反思、回顾革命先辈“献身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光辉一生”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今天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建立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遗产和财富基础上的。” 展厅里,有一个大世界。展板上写着一句话:“时刻触摸地球的脉搏”。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抱负和长远抱负是清晰而生动的。 立足一处,观察趋势,观察世界。 珠江河口宽阔,三汇八分流,为粤港澳大湾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咸淡水交汇处,也是发展意义上的双环流“交汇点”。 每次到岭南,我都处于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这片引领潮流的土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考察广东时,“希望广东能够与港澳携手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一流城市群”。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提出“新发展”战略定位:成为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点、中国现代化风格的典范。 纵观全球经济格局,许多主要经济体都拥有大湾区的身影。独特的区位禀赋、密集的集聚要素、开放的发展生态,使湾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天然试验场。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将达到14.79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9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和总人口的6%。 “深港广”创新指数集群位居全球第一。 到2024年,大湾区七大机场旅客吞吐量总量将突破2亿人次; 2025年前三季度,港珠澳大桥日均车流量1.4万人次;深中通道车流量将突破千万人次、高铁14分钟穿越深港两地、横琴口岸最快20秒通关……一组直观的数据展现了今天大湾区的活力,“硬连接”、“软连接”、“心连接”正在同向前进。 此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勉励广东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主力军和火车头作用”,“锚定建设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大湾区”目标与具有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集群级城市合作,持续努力,力争实现重大突破和全面发展。” 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头羊,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通过举办这一盛会,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加强精神纽带,促进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大湾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11月9日下午,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岭南厅,大批人才云集,收获阵阵掌声。 新华社记者 谢焕池 摄 习近平总书记愉快地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以及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鼓励全国体育系统人员共同努力,取得更大成绩,为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从“一生要奋斗多少次”到“团结振兴中华”,从“一个世界一个梦想”到“一起走向未来”……运动跳跃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民族复兴的前景,有赖于全民身体素质的增强。 每一滴努力、每一滴汗水,都汇聚成一条势不可挡、浩浩荡荡的河流。 当晚的全运会开幕式上,伴随着密集的鼓点,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而谱写的歌曲《中国人》的深情旋律,让观众激动不已—— “五千年风雨,藏着多少梦想,黄脸黑眼,一样的笑容”“母马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阔步,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千年潮水不退,风起又扬帆。 在南海之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突破:“把党委决策拓展的思想和行动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增添动力”、“不断取得现代化建设新成果”。